农林畜牧系http://bbs.chaichunze.com/forumdisplay.php?fid=190
中国知青网大学〈农业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农业经济学是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经济规律的科学,具体而言,它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中,研究并阐明农业中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该课程是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是土地资源管理、工商管理、经济学等专业的选修课。该课程的前继课程是: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后继课程是:农业技术经济、农(林)业企业经营管理、农(林)业政策学、农村经济统计、农(林)产品营销、土地经济学等。 本课程主要讲授农业经济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在阐明农业经济发展运动规律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课程学习,为学生进一步学好本专业的专业课打好必要的知识基础,同时,也为其它专业拓展知识面打下基础。 二、基本要求 1、掌握农业经济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我国农业经济的基本情况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趋势,联系农村改革的难点、热点,特别是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热点的了解,并对其有一定的理解。 2、全面理解和熟悉党和政府关于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实践意义和内容。 3、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农业经济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说明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60学时,课程讲授58学时,讨论和机动2学时。 讲授中适当配以录像、幻灯等形式,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适当安排课外自学、阅读参考资料、交读书报告、讨论课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 课程考核形式:考试。根据安排的课外自学、讨论、作业的量,平时成绩占:20%,期中段考成绩占30%,期末卷面成绩50%,总分:10 四、教学内容 项目一 农业、农村和农民 一 农业的内涵、特征与地位 二 农村的科学内涵及特征 三 农民的科学内涵及特征 四 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五 “三农”问题的成因、表现和实质 六 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 项目二 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一农业的发展阶段二农业现代化的内容三农业现代化目标和指标体系四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项目三 农业生产力结构一农业生产力要素二 农业生产力系统三 农业生产力增长项目四 农业的市场化 一 农业商品化 二 市场农业与市场调节 三 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与供给 四 农产品流通与价格 项目五 农业集约化经营 一 集约经营是农业增长的基本方 二 农业中的土地 三 农业中的劳动力 四 农业中的资本 五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六 农业中的科技进步 一 科技进步与农业发展 二 农业科技进步的途径与内容 三 农业技术进步途径的选择 四 农业科技进步的动力机制 五 农业科技进步的条件 项目七 农业生产结构与农村产业结构一 农业生产结构概述二 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演变三 主要农业产业部门的发展与粮食问题四 农村产业结构的内涵五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现状与问题六 农村产业结构优化项目八 农业生产社会化 一 农业生产社会化的客观必然性 二 农业中的规模经营 三 农业企业专业化和农艺过程专业化 四 农业的地区专业化和综合发展 五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项目九 农业生产关系结构 一 农业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二 农业中的经营制度 三 农业中的分配关系
44、中国知青网大学《动物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一)课程的性质 动物生物化学是以动物为研究对象,运用化学,物理及生物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动物体的物质组成与结构,物质在体内发生的化学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生理机能关系的一门学科. (二)课程的地位 动物生物化学是动物医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之一,与动物饲养,遗传育种,兽医基础和兽医临床等各学科的关系非常密切.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了解生物体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功能,掌握物质在细胞内的变化规律及其伴随发生的能量变化,初步掌握遗传的分子基础及生物体内的调节机制,为后续课程如兽医基础,兽医临床,动物饲养学,动物病理学等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实验实习,技能训练,掌握动物生化实验的方法,掌握分光光度法,微量滴定技术等技能. (三)思想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培养学生敬业爱业,良好的职业道德的爱国主义情操.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部分 1.绪论 了解动物生物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了解动物生物化学与畜牧,兽医等学科的关系. 2.蛋白质与核酸化学 (1)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了解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基本结构单位和理化性质. (2)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了解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以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分类 了解蛋白质的理化性质,掌握蛋白质变性的本质. (4)核酸的化学组成 掌握核酸的基本组成成分和基本组成单位,掌握三磷酸核苷的结构特点. (5)核酸的分子结构 掌握核酸的分子结构特点. (6)核酸的理化性质 了解核酸的理化性质. 3.酶 (1)酶促反应的特点 掌握酶的定义及酶促反应特点. (2)酶的结构与功能 了解酶的结构组成;掌握酶的活性中心;了解酶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酶作用的基本原理 了解酶作用的基本原理;了解诱导契合学说. (4)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掌握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6个因素. (5)酶的命名,分类及在畜牧兽医实践上的应用 了解酶的命名原则,分类以及在畜牧兽医实践上的应用. 4.维生素 (1)概述 掌握维生素的概念; 了解维生素的分类. (2)水溶性维生素 掌握水溶性维生素的种类和生理功能. 5.生物氧化 (1)概述 了解生物氧化的特点. (2)生物氧化中二氧化碳的生成 了解生物氧化过程中二氧化碳的生成方式. (3)生物氧化中水的生成 掌握呼吸链的组成及其作用的机理; 掌握动物体内2条重要的呼吸链; 了解胞液中NADH的氧化方式. (4)生物氧化中能量的产生与利用 了解常见的高能化合物;掌握ATP的生成方式. 6.糖代谢 (1)糖在动物体内的代谢概况 了解糖的生理功能和一般代谢概况;掌握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2)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了解糖原的合成和分解过程. (3)糖的分解代谢 掌握糖的无氧分解反应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掌握糖的有氧分解反应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掌握糖的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4)糖异生作用 掌握糖异生作用的途径及其生理意义. 7.脂类代谢 (1)概述 了解脂类的生理功能和消化吸收情况. (2)脂肪的代谢 掌握脂肪的分解,脂肪酸的β—氧化过程;能计算饱和脂肪酸氧化产生的ATP数目; 了解奇数碳原子的脂肪酸的代谢过程; 了解酮体的代谢过程;掌握酮体的生理意义; 掌握脂肪的合成代谢过程. (3)类脂的代谢 了解磷脂和胆固醇的代谢过程. 8.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1)概述 了解蛋白质的生理作用,营养价值和氨基酸在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 (2)氨基酸的一般分解代谢 掌握氨基酸的一般代谢途径. (3)某些氨基酸的代谢 了解一些比较重要的氨基酸的代谢过程. (4)糖,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关系 了解糖,脂肪,蛋白质代谢之间的关系. (二)技能部分 1.初步学会用定磷法测定核酸的原理和方法;学会标准曲线的绘制和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2.掌握用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进一步认识蛋白质的性质. 3.学会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动植物组织中维生素C含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微量滴定管的操作技术. 4.学会检查酶活性的原理和方法,进一步学习和了解酶的性质及作用条件. 5.掌握福林-吴宪法测定血液葡萄糖的原理和方法. 6.了解测定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原理和简易方法,加深对酶的竞争性抑制的认识. |
|